如何利用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学英语
我想,大家已经对于历年的考研英语、CATTI考试、但根据CATTI考试经验分享的同学来看,通过外刊经济学人杂志是肯定有帮助的,甚至有的地区的高考内容中已经涉及到了很多外刊杂志里面的内容,有的考题中只字未动全部选用作为考试的题目,这说明了一个很明显的问题,我们需要好好利用这些外刊杂志来提高我们的英语水平,从而达到自己提高英语学习各方面的能力的目的。
《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杂志,《卫报》The Guardian,《时代周刊》Time,《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美国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新闻周刊》Newsweek,《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目前是否涉及到Scientific American《科学美国人》杂志还不是特别清楚,但是,按照现在这种趋势,未来会有更多的外刊杂志被摘录是有可能的。
那么,我们该怎么用《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学英语呢?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方法吧,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无论怎么学,首先取决于自己理解经济学人的英语水平,水平好点的,可能理解起来更快,那么,你通过经济学人学英语能也就提高地很快,不然的话,不太好说。
在开始用经济学人学英语之前,我们首先要非常清楚地知道,经济学人有哪些版块,并且要知道经济学人的哪些版块值得阅读,而且根据不同的目的,需要认真阅读的版块也有所不同,那么,今天,我们就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经济学人的各个版块。
经济学人有哪几个版块
下面以2019年7月13日的经济学人英文版为例给大家做个简单介绍:
一周要闻
The world this week
版块介绍:主要是对过去一周发生的时事进行梳理,有点类似BBC和CNN的新闻报道,包含时事新闻和财经类新闻。对应音频朗读的语速较快,适合作为听力训练材料。
一般包括三部分politics, business, Cal’s cartion(Kal是经济学人漫画家的名字),这部分属于全球要闻速读。
阅读建议:注意《经济学人》是怎样用简洁的语言,精准的用词,生动的细节来概括新闻事件的。
适合人群:准备考研或者准备CATTI考试的同学。
社论
Leaders
版块介绍:主要是对本周热点事件进行报道和解读,文章长度中等,每篇的单词量在500到1200之间。社论文章往往写得短小精悍,信息量大,个人认为是经济学人中最有阅读价值的版块之一。
阅读建议:注意读者是怎样展开、论证或反驳一个观点的。可以体会论证方法,收集论证句式。注意作者的用词,适当地做好笔记,尤其英语中的那些个“小词”。
适合人群:准备考研或者准备CATTI考试的同学。重点推荐。
读者来信
Letters
版块介绍:读者来信,经济学人的Letters版块刊登了每周的读者来信,杂志的定位为面向全球高端人群,给经济学人写信的读者包括大学教授,高层政府官员,国际组织负责人,甚至还有国家元首。
阅读建议:注意读者是怎样展开、论证或反驳一个观点的。这些信件多数用词精确,论证严谨,非常具有可读性,从里面也可以学到很多议论文论证的经典句式。
适合人群 :准备CATTI考试的同学,或者有可能参加高考的同学。
热点话题
Briefing
版块介绍:该版块主要是对一个特定的热点话题进行深度讨论,一般每期都会有一个话题,比如之前的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事件,世界杯,谷歌,在线教育,大学改革等。推荐阅读。
阅读建议: 学习《经济学人》怎样充分展开一个论点。推荐和leaders版块同主题文章一起阅读。注意词汇,句式的灵活替换。
适合人群 :准备CATTI考试的同学。
世界各国
版块介绍:United States, The Americas, China, Asia, Middle East and Africa, Europe, Britain, International这些版块分别是对世界各大洲和三个国家(美国,中国和英国)的本周热点报道和评论。
这个版块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三个国家:美国、中国、英国
这三版块的专栏分别叫 Bagehot (Britain)— 白芝浩(Walter Bagehot),英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政治社会学家和公法学家之一。后人认为,白芝浩是《经济学人》历史上最伟大的主编,“或许是《经济学人》的编辑们永远试图接近但无法超越的楷模”。为纪念他的卓越贡献,后来闻名于全世界的《经济学人》将其有关英国政治的专栏命名为“白芝浩专栏”。英国政治研究协会(Political Studies Association)每年给政治与公共行政领域的优秀论文颁发“白芝浩奖” )
Lexington (United States)—莱克星顿(列克星顿),美国马萨诸塞州一小镇,因美国独立战争在此打响而著名。
Analects (China)— 这个比较好理解,就是来自中国古代四书之一的《论语》。
在这个环节中,美国版块篇幅较大。
专栏文章
- Bello(Americas)–这个Americas本来指拉美,《经济学人》用它指包括加拿大,但不包括美国的南美。贝约是哥伦比亚中部城市,也是自治市,用来比喻美洲版块。
- Baobab (Africa & Middle East)— 这个词同样是一种树–猴面包树 (很有意思的名字),这种树在非洲很普遍,树名的由来,在非洲有两种说法。一种说,这是黑非洲土著人的称谓,意为”瓶状树”。另一种说法,认为这是从一个阿拉伯语词汇演变而来。这样,中东和非洲都包括进去了。这个专栏貌似已经没有了。
- Banyan (Asia)—是TE于2009年4月新推出的亚
洲事务专栏,选择菩提(Banyan)作为专栏名,是因为TE认为菩提最能代表泛亚形象。一则菩提树与佛教渊源颇深,佛祖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静坐7个日夜后,大彻大悟;再则由于印度西部古吉拉特商人往往在菩提树树荫下买卖交易,菩提树也因此而得名,所以TE认为菩提树是亚洲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双重象征。在亚洲,菩提还与公共事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是他们选择的理由之一。
- Charlemagne (Europe)— 查理曼大帝(公元742—814年),或称为查理,卡尔大帝,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的奠基人。他建立了那囊括西欧大部分地区的庞大帝国。公元800年,由罗马教皇加冕神圣罗马帝国开国皇帝,号为罗马人皇帝。他在行政、司法、军事制度及经济生产等方面都有杰出的建树,并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是他引入了欧洲文明,他被后世尊称为“欧洲之父”。欧洲版块因此就选用了这个名字。
阅读建议:聚焦自己感兴趣的区域或话题;偶尔看看陌生的区域和话题; 中国版块。
适合人群 :准备CATTI考试和准备考研的同学。
商业版块
版块介绍:商业版块,主要报道解读本周全球热点商业新闻,信息量大,是很好的商业信息获取渠道。
这里有一个经典专栏Schumpeter,主要侧重企业管理方面的内容。
- Schumpeter (Business) — 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或译为熊彼德是一位有深远影响的政治经济学家,因主张自由主义资本经济制度,与凯恩斯理论间相互对立,虽然他的经济学说并不如凯因斯在生前就获得很大的回响,但研究者咸认为他对于经济学科的思想史有着很大的贡献,于哈佛任教期间引介计量经济理论的研究,竖立该校于经济研究的重镇地位。
阅读建议:着重阅读不熟悉的词汇,并注意整理生词,尤其是英语听力中可能会涉及的,对于将来CATTI口译考试有帮助。
适合人群 :准备CATTI考试的同学或者对商业感兴趣的同学。
财经新闻
版块介绍:财经新闻,主要是对相关财经新闻的报道。值得一提的是经济学人并不纯粹是一本专业的财经杂志,它其实是一本覆盖了政治,科技,文化,艺术,商业,财经等的综合杂志。即使是财经版块也对读者非常友好,没有太多复杂的专业术语,文章中有时候甚至连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这样的单词都会拿出来解释。所以大家不用担心因为专业知识不够而读不懂文章。
阅读建议: 探索阅读兴趣,注意在讨论不同国家地区情况时的同意替换表达。很多话题可以作为和外国朋友做深度交流的绝佳素材。
科技版块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版块介绍:科技版块,大部分文章长度在500到1500词之间。文章难度较高,有时候会出现不少专业术语。据说是考研文章的重点题源。
阅读建议:按兴趣阅读; 适合挑战用较短时间深入理解一个陌生的科技话题。
适合人群 :准备CATTI考试的同学或者对商业感兴趣的同学。
注意:商业版块、科技版块、财经新闻三个版块都是比较专业的内容,它们共同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 专业性较强,最适合相关领域的从业者阅读;
- 为了照顾到普通读者,专业术语往往用简单的语言解释;
- 偶尔可以挑战读者的阅读能力,尤其是快速获取信息(scanning&skimming的)能力。
文化及书籍
Books and arts
版块介绍:文化及书籍版块,主要内容是书评和对一些文化现象的讨论。这个版块的文章往往生词较多,用词也偏文学化,想提高词汇量的同学可以重点精读此版块的文章。
阅读建议:按兴趣阅读;不用过于纠结细枝末节。
适合人群 :根据喜好选择。
讣告
Obituary
版块介绍:讣告。经济学人中很多讣告写得爱憎分明,人物形象刻画非常生动,比如之前对撒切尔夫人,曼德拉和马尔克斯的讣告写得都非常精彩,推荐阅读。
阅读建议:按兴趣阅读。
适合人群 :准备CATTI考试的同学。
结论
总之,无论是抱着何种目的去读经济学人英文版,都应该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只读感兴趣的,不要贪多,尤其是对于初读《经济学人》坚持阅读某一版块即可,每个版块适合不同的学习目标,按需阅读。
注意事项
勤做笔记,多查字典(当然了,如果你不喜欢查,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不查,但是,遇到三次以上的仍就不会的,一定要查)。
上面跟大家简单介绍了经济学人有哪几个版块以及各个版块之间的联系和如何读懂经济学人的不同版块的内容 ,我相信大家已经对这个问题有了基本的了解,但是,仅仅这些内容还是根本不够的,在如何利用经济学人学英语这条路上,还没有真的开始。
那么,经济些人到底应该怎么读呢?
我们将通过以下几点来给大家介绍进一步使用的方法:
- 放平心态,用心去读
- 维持英语阅读和学习的兴趣
- 精度与泛读相结合
- 熟悉作者的写作逻辑、思路、用词
- 输入与输出并存
从字面来看,这些内容不算复杂,但实际上,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不过也不用紧张,也没有那么难。
放平心态,用心去读
任何一本外刊杂志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只要适合,都是一本学习的工具书。这里面毫无疑问也包括经济学人这本杂志。
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听、说、读、写、译永远都是绕不开的,而从英语学习的路径来看,读和听都是输入的过程,而写和说是输出的过程,而翻译,是考察一个人综合英语乃至文化综合能力的。
这里面,我们需要认真地看待读的作用,也恰巧是英语学习的一个重点所在,因为只有足量的内容输入,你才有机会和可能来输出。
说起来读,往往对于一个人的综合知识也是有要求的,并不会因为你多认识几个单词而起到读懂的作用,反而是,你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乃至教育等各方面的知识储备才会让你在读的时候 ,让你的理解起来英语文章和作者思路变的稍加容易一些。
所谓见多识广,我想,就是这个意思吧。
我们假设一个场景,如果现在让你去读小学五年级的英文课本,你可能很容易就读懂了,为什么呢?
因为,这里面所讲述的内容对于你而言简直就是太简单了,而这其中的本质是,你对内容的熟悉程度和社会阅历让你感觉到,那样的内容不难。
回想一下,我们小的时候为什么不是那么容易理解呢?
所以,在我们将要去读经济学人杂志的时候,也是一个概念,首先,这是一份杂志,携带了足够多的信息和知识点,放松心情,今天读不明白,明天再读一遍。
心态放平和了,理解了这个思路,吃透它是迟早的事。
培养英语阅读的兴趣并养成习惯
无论是外刊杂志的阅读还是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都是一个逻辑思路,打开了兴趣,你的习惯才会慢慢养成。
所以,不着急,先让着急爱上这本杂志再说。话说回来,你都把经济学人英文版下载了,应该是已经喜欢上经济学人了吧?
不得不说,学英语的这条道路并不是那么轻松,但是还是有很多通过自学英语并取得成功的牛人不是吗?所以,我们要深深地热爱这个东西。刚开始的时候一定不会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所以,如果你计划放弃,现在就可以停下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别浪费时间了。
如果你已经确定去读经济学人杂志了,那么,怎样读读经济学人,有什么需要注意的问题吗?
我分三点来跟大家阐明:
选择自己喜欢的版块
我在上一篇跟大家将了经济学人的几个热门版块,和一些比较有意思的版块内容,所以,当你开始读经济学人的时候 ,就找自己的喜欢的那个版块,从这个版块开始慢慢延伸往下读。
原因很简单:
- 培养兴趣
- 减少心理压力
- 为后面的大篇幅阅读做准备
- 熟悉经济学人的基本版面
无论你是学政治的,还是学商业的,亦或者是学互联网的,还或者是学科技的等等,都没关系,一定有你喜欢的版块,就从你喜欢的开始就对了。
适当放弃不必要的内容
阅读外刊杂志和做其他的事情是一样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让这些东西辅助你找到自己的目的地,那么,在近经济学人阅读的时候,从开始的心态就是:得失之间,顺其自然。
这里这么说的目的不是说你不想读了,就从中间放弃,那样的话,浪费时间不说,你还容易让自己变得内心脆弱起来,没有任何意义。
所以,更好的方法是,坚持定时定量去阅读,每天看那么一会,保证一两篇都完即可。
不要过于贪心
你肯定想问,老师,我一天把全部的文章都读了行不行?当然行,没有人管着你。
但是,这样就好吗?
我的答案是:不好!
贪多嚼不烂!
小步慢跑,可能会更加有助于你的成长。
精度与泛读相结合
我曾在用这10个方法阅读英语报纸书刊,怎么可能不提高的文章中提到英文报纸也好,外刊杂志也罢,读就是要精读与泛读相结合。
拿到报纸的时候,我们先大概浏览一下这份杂志的基本结构和目录,了解了整体构架以后,我们可以再根据自己的喜好去研读比较喜欢的内容,这是最基本的思路。不然的话,你会发现,一份报纸拿到手,到头来,什么也没看,这种事是经常发生的。
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去选择,挑自己感兴趣的来读,先泛读,同时锻炼自己快速阅读的能力,在快速阅读的时候,可以简单的积累一些英文表达,做好相应的笔记;然后觉得特别有意思,并且有很多学习之处的文章,我们就可以做精读,仔细研究它的表达方式和使用习惯。
这里尤其提醒一下大家,要注意“小词”的积累。
但是,并不不是所有的文章都需要你去精读。例如:
过于生疏的内容
我们刚才说过,经济学人也好,其他的外刊杂志也罢,好的文章都需要你有一定的背景知识,缺少这些它们,你理解起来就不会那么容易,并非文章的内容有多难。无形中,就增加了阅读的难度,例如经济学人中的一些经财经类文章,讲期货、信贷、债券等的,这些不去查相应的资料,理解就会非常困难。
所以,过于生疏的内容,我们就暂时略过,等有空了再去读也可以,而不是马上去理解它。
难度过高的内容
难度过高的内容对于一个新读者来说是很有挑战性的,比如,一篇文章里面的十句话中,你可能连两句都理解不了,那么,这篇文章读下来的话,对于从英语学习的角度而言,没有什么意义。
所以,挑选文章的时候,从那些难易适中的文章开始,慢慢前进,而不是一下子加速,中途停下里。
熟悉作者的写作逻辑、思路、用词
一篇好的文章,从逻辑上,应该是严谨的;从思路上,应该是清晰的;从用词上,应该是精炼的;从概括上,应该是全面的。
根据这个逻辑,我们不妨推敲一下,好的文章需要我们按照词、法、句、段、篇的逻辑进行的。
词
这里所说的词,不仅仅包含文章中出现的生词,同时,还有我们根据这个词来推敲出来的关联词、近义词和反义词等。甚至有的时候你还要自己学会去进行单词辨析,这样做的目的是不断裂变你在英语学习中的能力提升。
法
语法对于阅读外刊杂志重要吗?
毫无疑问:重要!
因为在外刊中经常会出现各种不同类型的长难句,而这些长难句在老外的脑子里似乎就如同我们的传统文化在他们的脑子里很神秘是一个概念。
也是基于这个原因,我想这才是为什么我们的考研英语、CATTI翻译考试才会使用这些外刊的原因吧?
那么好了,我们该如何应对外刊杂志中出现的长难句呢?
两个字:总结!
例如:as用做引导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放在一起去比较,这个时候你才能理解的快一点,懂得快一点,会用的快一点。
句
句式在外刊杂志中的是非常常见的一块内容。
模仿是一个非常好锻炼学习英语写作句式的好方法,搞定基本的句式以后,你就开始换词嘛,换到自己会了这个句式为准。
这个操作简单吗?简单,但是很多人不愿意尝试,这就遗憾了。
段
有了词、法、句的基础,我么就有机会组成段落了,这里所说的段落不是简单的句子拼凑,而是在一定的写作框架和逻辑的基础上进行的思想逻辑搭建。
这一点不容忽视,尤其是那些英语写作能力基础不扎实的同学,更应该尝试把这块内容作为重点,你想,这么专业的外刊杂志,流行了这么多年,还依然火着,不是因为它的写作质量上乘才出现的结果吗?
经济学人的文章多数是以简单的故事来作为文章的开端,等你找到文章的内在关联性以后,你会发现,这篇文章的写作逻辑和框架真的是太有意思了。
篇
前面的内容都是铺垫,到了篇的环节了,没有前面的内容,就不可能有经济学人的今天,哈哈。。
所以,在把文章的篇幅整合到一起的时候,需要一小见大地去看待这份杂志,你也就会更加容易地理解了刚才读的是什么内容。
注意:所有的阅读,都需要你有相应的知识积累,否则,都会觉得很难。
输入与输出并存
我一直都说,所有的输入都是为了有质量的输出而做准备的。
上面的内容都输入输入,这里强调的部分应该是输出了。和锻炼英语口语一个概念,好的口语都是从模仿开始的,英语写作也是一个概念。
不会写的时候,就先去仿写,不会写长句的时候,就去写小句子,不会写小句子的时候,就去抄写,久而久之,你总会会的。
总结
话说回来,经济学人的杂志好就好在,它是一套立体的杂志,有音频、有文字、甚至还有视频,只要你找,就可以找到对应的新闻。所以,听力和写作同时开始练习是最好的学习经济学人的方式。
写了这么多,如果你不尝试,一切都是白费。
祝大家在英语学习的道路上,早日上岸。